-
【2022年绍兴招商】绍兴柯桥:20 项政策组合拳 赋能经济稳进提质
绍兴柯桥:20 项政策组合拳 赋能经济稳进提质 一、政策体系精准发力,激发市场活力 绍兴市柯桥区近日推出经济稳进提质 “组合拳”,政策体系包含 20 项惠企措施,其中 15 项为新制定政策,涵盖产业升级、人才引育、数字化转型等领域。柯桥区发改局负责人表示,政策聚焦解决企业痛点,例如对印染产业整合提升给予最高 500 万元奖励,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研发中心给予 300 万元补贴。 在支持制造业方面,政策提出对年营收首次突破 10 亿元的企业给予 100 万元奖励,对实施智能化改造的企业给予设备投资 15% 的补贴。一季度,柯桥区已有 12 家企业申报智能化改造项目,预计带动投资超 5 亿元。 二、印染产业整合提升,推动绿色转型 作为柯桥区传统支柱产业,印染产业整合提升是此次政策的重点。政策明确,对列入整合提升名单的企业,在土地指标、能耗总量等方面给予倾斜,鼓励企业采用超低排放技术。目前,已有 30 家印染企业启动整合,计划淘汰落后产能 200 万吨,新建智能化生产线 10 条。 浙江迎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示范企业,投资 5 亿元建设绿色智能印染工厂,采用数字化管理系统和废气净化设备,单位能耗降低 25%,水重复利用率达 70%。项目建成后,预计年新增产值 10 亿元,成为行业绿色转型标杆。 三、人才政策升级,集聚创新要素 柯桥区发布新时代 “人才强区” 政策,对顶尖人才团队给予最高 5000 万元资助,对博士毕业生给予 30 万元生活补贴。一季度,已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150 人,其中院士团队 2 个。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,柯桥区与浙江大学、东华大学等高校共建 8 个产业研究院,一季度促成技术合作项目 20 个,其中浙江理工大学研发的数码印花技术已在本地企业应用,生产效率提升 40%。
2022-04-28
-
【2022年绍兴招商】绍兴市与全球农资跨国企业开展战略合作: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
绍兴市与全球农资跨国企业开展战略合作:农业现代化的新征程 一、签约仪式:春耕时节的农业合作盛会 近日,全球农资跨国企业与绍兴农资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在嘉兴市举行,市供销合作总社分别与先正达集团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、美国富美实公司、拜耳作物科学(中国)有限公司、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和以色列化工集团签订长期合作协议。市委书记盛阅春会见企业代表,副市长陈德洪参加会见并出席签约仪式。 盛阅春说,今天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 “惊蛰”,春回大地、万物复苏,是春耕备耕的最佳时机。绍兴素有 “文物之邦、鱼米之乡” 之称,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居全省前列,特别是 “双非” 整治和 “双强” 行动开展以来,农业生产机械化、规模化、集约化、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。 二、合作内容:构建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 此次签约的合作内容主要围绕建立一套跨主体紧密合作、一体化高效运作的现代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展开。通过合作,双方将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,实现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。 全球农资跨国企业拥有先进的农业技术、优质的农资产品和丰富的国际市场经验,而绍兴农资在本地具有完善的销售网络和良好的客户基础。双方将在农资供应、技术服务、市场推广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,为绍兴的农业生产提供更加优质、高效的服务。 具体来说,合作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一是加强农资产品的供应合作,确保农民能够及时获得优质的种子、化肥、农药等农资产品;二是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,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;三是共同开展市场调研和推广活动,打造绍兴农业品牌,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。 三、农业基础:绍兴的 “鱼米之乡” 底蕴 绍兴是浙江省的农业大市,农业基础雄厚。近年来,绍兴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,取得了显著成效。 在 “双非” 整治方面,绍兴坚决整治耕地 “非农化”“非粮化”,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,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。在 “双强” 行动方面,绍兴积极推进科技强农、机械强农,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机械化的投入,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。 绍兴的农业产业特色鲜明,拥有绍兴黄酒、会稽山茶叶、平水日铸茶等一批知名农产品品牌。此次与全球农资跨国企业的合作,将进一步提升绍兴农业的现代化水平,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品牌建设。 四、未来展望:合作共赢助力乡村振兴 绍兴市与全球农资跨国企业的战略合作,是绍兴农业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,也是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。通过合作,将有助于绍兴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经验,提升农业产业的竞争力,促进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。 同时,合作也将为全球农资跨国企业提供一个广阔的市场空间,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合作共赢。未来,双方将以此次签约为起点,进一步深化合作,拓展合作领域,共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,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更大贡献。
2022-03-10
-
【2022年绍兴招商】浙江绍兴集中开工项目实现 “开门红”:项目驱动的绍兴实践
浙江绍兴集中开工项目实现 “开门红”:项目驱动的绍兴实践 一、开工情况:项目推进的积极态势 据显示,截至 1 月底,绍兴市参加省集中开工活动的 27 个项目中,新昌县七星街道的天姥大桥 - 新中路连接线工程、中国轻纺城第二小学(柯东小学)新建工程、诸暨市体育中心(篮球馆)、兰亭江综合治理工程等 15 个项目已实质性开工建设,开工率达 56%,位列全省第三。其中,10 个项目提前 2 个月开工,2 个项目提前 1 个月开工,为绍兴市奋战一季度、冲刺 “开门红” 提供了强力支撑。 绍兴市参加省集中开工活动的 27 个项目总投资 398 亿元,年度投资 94 亿元,其中,产业项目占 47%、城市有机更新项目和社会民生项目各占 19%、基础设施项目占 15%。这些项目中,投资 50 亿元以上项目有 3 个,共 216 亿元;投资 20 亿~50 亿元项目 2 个,共 45 亿元。 二、重点项目:城市发展的新支撑 天姥大桥 - 新中路连接线工程是绍兴市的重点基础设施项目之一,总投资 3 亿元,位于绍兴新昌县七星街道。该项目于 2022 年 1 月底正式开工,目前施工现场机器轰鸣,10 辆抓土车、1 台挖掘机同时作业,路基施工有序推进。“预计 3 月底可完成路基施工作业,11 月底前完成整个项目,比原计划提前 1 个月。” 新昌县城投集团七星公司副经理董豪杰说。作为新昌主城区南北向的一条重要通道,天姥大桥 - 新中路连接线工程建成后,将减轻天姥大桥通行压力,完善新昌城市路网结构,增加城市路网集疏运能力,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。 中国轻纺城第二小学(柯东小学)新建工程是绍兴市的社会民生项目,总投资 1.2 亿元,位于柯桥区。项目建成后,将新增学位 1200 个,缓解柯东片区的就学压力,提升区域教育资源供给水平,促进教育均衡发展。 诸暨市体育中心(篮球馆)项目总投资 5 亿元,是诸暨市的重大文体设施项目。篮球馆建成后,将具备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和文艺演出的能力,提升诸暨市的城市形象和文化体育事业发展水平。 三、推进机制:项目建设的保障 为确保省集中开工项目的顺利推进,绍兴市建立了完善的项目推进机制。加强对项目的跟踪调度,实行 “每月一调度、每季一通报” 制度,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,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。同时,强化要素保障,在土地、资金、人才等方面向重点项目倾斜,确保项目建设所需的资源供给。 例如,在土地保障方面,绍兴市优先安排省集中开工项目的用地指标,加快土地征收和审批速度;在资金保障方面,通过争取上级资金、发行专项债券、引导社会资本等方式,为项目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;在人才保障方面,加强与高校、职业院校的合作,为项目输送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。 四、未来展望:投资拉动的持续发力 未来,绍兴市将继续以项目建设为抓手,加大投资力度,优化投资结构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按照《浙江省 “4+1” 重大项目建设计划 2022 年实施计划》的要求,绍兴市将着力扩大有效投资,扎实推进优结构、扩投资 “1+9” 行动,确保有效投资增长 6% 左右。 通过持续推进省集中开工项目和其他重大项目的建设,绍兴市有望在产业升级、城市建设、民生改善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,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。
2022-02-28
-
【2022年绍兴招商】绍兴市柯桥区:印染产业破 500 亿的科技创新密码
绍兴市柯桥区:印染产业破 500 亿的科技创新密码 一、产业规模:从 “染缸” 到 “智缸” 的跨越 2021 年,柯桥区印染产业交出亮眼答卷:总产值突破 500 亿元,达 500.76 亿元,同比增长 13%;增加值 195.3 亿元,增长 18.2%。这一成绩的背后,是科技创新的持续驱动。以永通印花为例,其 “人棉活性印花工艺” 获中国专利优秀奖,参与制定浙江制造标准,研发投入占比超 4%,带动产品溢价率提升 20%。 二、创新生态:全链条的科技赋能 柯桥区构建了 “企业主体 + 平台支撑 + 政策激励” 的创新体系:全区高新技术企业新增 33 家,省级研发中心新增 9 家,授权发明专利 80 件。在平台层面,国家纺织面料馆柯桥分馆建成行业首个数字化检测中心,可提供 200 余项国际标准检测服务,检测周期缩短 50%。政策层面,设立 5 亿元印染产业创新基金,对获得国际认证的企业给予最高 300 万元奖励。 三、绿色转型:从高耗到低碳的蜕变 面对 “双碳” 挑战,柯桥区实施 “绿色印染三年行动”:推广超临界 CO₂染色等新技术,万元产值能耗下降 12%;建设国家级绿色工厂 15 家,蓝印小镇实现集中供热全覆盖,年减少标煤消耗 20 万吨。此外,柯桥区与浙江大学合作开发 “印染产业大脑”,实时监测 300 余家企业的能耗、排放数据,预警准确率达 95%,相关经验入选生态环境部典型案例。 四、未来图景:全球纺织创新策源地 柯桥区目标到 2025 年,印染产业总产值突破 800 亿元,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 40%。为此,将重点建设 “国际纺织时尚创意中心”,引进中央圣马丁艺术学院等国际机构,推动 “柯桥面料” 向 “柯桥设计” 跃升,力争成为全球纺织趋势发布地。
2022-02-17
-
【2022年柯桥区招商】绍兴市柯桥区:510 亿项目签约背后的产业升级逻辑
绍兴市柯桥区:510 亿项目签约背后的产业升级逻辑 一、签约盛况:头部项目的集群效应 2022 年 2 月,柯桥区 20 个重大项目集中签约,总投资 510.85 亿元,涵盖新材料、泛半导体、生物医药等领域。其中,宝武碳业碳纤维项目(100 亿元)、天圣绿能 + 现代纺织项目(100 亿元)、华昌铜矿主题文旅项目(100 亿元)等 3 个百亿级项目尤为瞩目,标志着柯桥区从传统纺织业向高端制造、绿色能源、文旅融合的多元转型。 二、产业逻辑:传统与新兴的双向突破 在传统产业升级方面,天圣绿能项目整合光伏、储能与纺织生产,计划建设 100 万千瓦光伏电站,实现纺织园区绿电自给率超 50%,年减排二氧化碳超 200 万吨;在新兴产业布局方面,宝武碳业碳纤维项目将填补省内高性能纤维空白,产品应用于航空航天、新能源汽车,预计达产后年产值超 80 亿元。此外,乡贤经济成为亮点,申洲国际、荣盛控股等头部企业设立华东总部,带动资金、技术回流。 三、平台支撑:开发区与自贸区的协同 柯桥区依托中国(浙江)自由贸易试验区绍兴片区,推出 “项目落地全周期服务包”,实现外资项目审批 “最多跑一次”。在绍兴经济技术开发区,推行产业链 “链长制”,为每个签约项目配备 “链长 + 专员” 组合,确保宝武碳纤维等项目在土地招拍挂后 3 个月内开工。2021 年,开发区工业投资同比增长 25%,位列全省开发区前十。 四、未来目标:万亿级产业集群的构建 柯桥区提出 “五年翻番” 目标:到 2027 年,全区 GDP 突破 3000 亿元,先进制造业产值占比超 60%。通过此次签约,柯桥区正构建 “传统产业高端化、新兴产业规模化、现代服务业融合化” 的产业格局,致力成为长三角南翼的产业创新高地。
2022-02-17
-
【2022年绍兴招商】绍兴市:跨境电商破百亿的 “丝路” 突围
绍兴市:跨境电商破百亿的 “丝路” 突围 一、规模跨越:从试点到示范的三年蜕变 2021 年,绍兴跨境电商出口额达 118.6 亿元,同比增长 20.64%,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。自 2019 年获批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以来,绍兴迅速构建起 “产业带 + 跨境电商 + 海外仓” 模式,全市跨境电商企业近 4000 家,其中柯桥区纺织、诸暨市珍珠等 5 个产业集群成为省级试点,集聚效应显著。 二、产业联动:传统市场的电商化转型 绍兴的跨境电商崛起依托深厚的产业根基:柯桥区中国轻纺城设立跨境电商专区,2021 年线上交易额超 50 亿元,1.2 万家商户触网转型;诸暨市山下湖镇打造 “珍珠跨境电商产业园”,通过亚马逊、阿里国际站等平台,将珍珠饰品销往 120 个国家,单价提升 3-5 倍。此外,绍兴推出 “跨境电商 + 市场采购” 组合政策,对企业海外仓建设给予最高 500 万元补贴,2021 年新增海外仓面积超 10 万平方米。 三、服务创新:全链条的生态构建 绍兴市建立 “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”,集成物流跟踪、关税代缴、知识产权保护等 12 项功能,企业操作效率提升 70%。在金融支持方面,与中信保合作推出 “跨境电商贷”,2021 年为企业提供融资超 30 亿元,不良率控制在 0.5% 以内。同时,开展 “百场万企” 培训计划,年培训跨境电商人才超 1 万人次,缓解专业人才短缺问题。 四、未来布局:“双循环” 中的枢纽角色 绍兴计划到 2025 年,跨境电商出口额突破 300 亿元,培育 10 个亿级跨境电商品牌。通过深化与 “一带一路” 沿线国家合作,建设 “绍兴 — 中亚” 班列,2022 年首列班列运载纺织面料、机械装备等货物,行程 9000 公里抵达乌兹别克斯坦,开辟跨境电商陆路新通道。
2022-02-17
有想补充的信息?点我投稿

- 联系我们
- 企业入驻
